中国发现最早的商标:
北宋(公元960-1127年),
印版上方标明店铺字号“济南刘家功夫针铺”(品牌名),
正中有店铺标记——白兔捣药图(视觉记忆),
并注明“认门前白兔儿为记”。
下方是广告语:
收买上等钢条,造功夫细针
不误宅院使用,客转为贩
别有加饶,请记白
最终落成:
商标=产品包装、产品包装=商标
此标充分证明标志最早就是为了方便受众“区别与记忆”,
这充分尊重了“信息接受者的角度”。
而不是像今天大多数企业要的:
满足企业内部意淫的“赋予意志与含义”,
这是“信息制造者角度”。
不会书法的现代设计师,很难做出有细节味道的字体,
请留意英文与中文组合变化无穷的美妙版式,
再请品味不可所得的东方韵味的图形语言,
对商业识别认知科学的三点启示:
①老商标大多以“图像记忆”为主体识别
充分证明“大脑依赖于眼睛”
②大多老商标=产品包装图文=产品信息+广告语
商标就是包装、包装就是商标
记忆识别最大化的整合与统一
③纵观老商标可见:
商标主要的职能是为了方便受众“区别与记忆”
“兔儿为记”、“旋磨为记”
“为记”已然告诉你:
标志的本质就是为了“记忆”
譬如:
有电扇牌的面粉。
还有,鹿注册不了、桃也注册不了。
那就注册鹿背着大桃的图形=鹿桃牌。